  
- UID
- 8
- 帖子
- 26651
- 精华
- 0
- 积分
- 84
- 威望
- 84 点
- 金钱
- 0 枚
- 魅力
- 0 值
- 鲜花
- 20 朵
- 鸡蛋
- 0 个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14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16
- 最后登录
- 2022-11-29
|
1#
发表于 2020-5-12 16:28
| 只看该作者

郑璋谈诗(十二):陈仁德急见倪平波
郑璋谈诗(十二):陈仁德急见倪平波
原创 郑璋 南方格律诗社 2019-12-06
郑璋
一百一十一、陈仁德急见倪平波
话说前不久,陈仁德副会长带重庆市诗词学会采风团,在广州拜访广东省文化学会诗词文化专委会及珠江诗社。倪平波(网名无语)会长兼社长携爱将千华、杨过杨过、陈波陈炼等热烈座谈。两个主要诗社之“陈倪会”意义重大,标志着“渝粤”两地诗词文化交流“更上一层楼”。性情中人的无语先生会后无法自持,吟诗“步韵陈仁徳先生晨起戏成一律:仙旌飞舞在云涯,吟客听风谁不夸。满郭委花俱有韵,一川弱水岂无沙。才华如尔真高手,眷幸临身即大咖。闲日偶朝屏里望,我心深处叹奇葩”。此诗之感情至深、功力至厚非一般也。在下2014年底就认识无语先生,其人喜酒更喜招饮,有次饮后我赠其七律,中有“无语并非黄鹤去,有心方见紫荊归”句。无语先生乃鄂人,久居广州,从小受外祖父诗词发蒙,出有多本诗集,具侠士风格,人称“诗侠”。
一百一十二、推背图与古诗词
《推背图》据传为易学家兼诗人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融合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被称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唐初太宗李世民命李淳风、袁天罡共同推算大唐国运。李淳风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推背图》由此得名。该书共六十象,每个“象”都是一首“四言诗”(或“三言诗”、“五言诗”)和一首“七言诗”(或“五言诗”),符合平仄、韵等格律。其通过格律诗的形式设迷,极其隐蔽、充满诗意和预测精准。如其第三十四象丁酉,谶曰:”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颂曰:“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竟然准确预测到清末的洪秀全“太平天国”事件。
一百一十三、谢灵运与中大康乐园
许多人知悉广州中山大学有个“康乐园”,但对“康乐园”之来历却摇头不知。据查,山水诗鼻祖、东晋贵族谢灵运当年被贬广州,其封地在马岗顶一带。谢自称谢康乐,故有康乐村。1907年,岭南大学在马岗顶办学,校园就称康乐园。1952年,康乐园成为中山大学的校园。当年康乐园拥有一批国学诗词大师,如陈寅恪(其父陈三立)、容庚、商承祚(其父末代探花商衍鎏)、王力、王起、冼玉清等。后中大搬至新港西路,仍然有康乐园。故,康乐园聚谢灵运之灵气运程,育一代诗词宗师,应为今人铭记和珍惜。
一百一十四、伍玉龙与包德珍
近日,诗友伍玉龙先生在其争鸣诗社微刊“作品与争鸣”中,对自已的作品和包德珍先生(人称包大姐)的作品进行了“争鸣”。内容如下:感世(新韵),伍玉龙作,人心不比驴肝好,利益堪称夺命刀。昼走最前能捡物,夜行于后怕跌跤。时将自我当头放,且向他身痒处骚。日马相田常弈错,如棋世事使阴招。有感(平水韵),包德珍作,谁翻心境梦魂催,风著新诗意未颓。过客雁声研墨迹,酬人月色拥清杯。千金莫掷争名地,万盏休沽失意台。欲问痴情何处度,毫端馨气入时回。伍玉龙评论:两首都是有感而发的感悟诗,第一首是我写的,大家别当诗来看,就算是顺口溜吧,但至少是顺口。而后者呢?平水韵用地这个别扭!敢问包先生您能否用古韵诵读一下?能看不能读的诗不知道还能不能称作是诗?我也经常用平水韵写诗,但我在选择韵脚时是尽量回避古今异读现象的。我的诗围绕着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展开,有始有终,合情合理,具有普遍性。尤其是颔联“昼走最前能捡物,夜行于后怕跌跤”具有一定现实主义哲学。而后者表述晦涩凌乱,主题不清,空洞无物,华而不实。墨迹、笔端、梦魂、新诗、月色、雁声、过客、馨气,堆积这么多好词却互不相干。我对这类诗的评价只有两个字“伪诗"。我对这类作者的评价是四个字“无病呻吟”。伍先生的“争鸣”不知包先生有无回应?
一百一十五、海鸥要封笔
诗友海鸥,本名欧雪生,六零后,湘人,居广州,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著有数学专著,是一位颇有灵气和诗才的诗人。有诗为证:绝恋,影动云飞落,山行鸟放歌,林间三尺水,一对黑天鹅。话说不久前,他发了一首诗并称“封笔之作”,把群内诗友吓了一跳。有诗友说,封笔要大办宴席的。他说,郑璋老师说过“无诗的日子真好”。我说,海鸥啊,封笔要具备三个条件:一、封笔同时闭关;二、封笔要经群内半数以上诗友同意;三、封笔要举行仪式(要有仪式感)。海鸥毕竟是鸟类,日行千里岂能停步?在众诗友的软硬苦劝之下,海鸥终于收回成命。
一百一十六、黄巢的二首诗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一生留有三首诗,这里介绍两首:其一“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其二“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第三首是“自题像”,毛伟人在“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借用此诗中的“记得当年草上飞”句。上面两首咏菊诗,是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典范,旧时唐诗选本多弃置不选,解放后的新编唐诗本才选上,但入课本却万万不能。黄巢此人真够威武,科考不第却反而出好诗,还成了农民领袖,若及第不就死心使命效忠唐室么。
一百一十七、二首绝笔诗
清永嘉年间的通州,有一乞丐冻死街头。验官翻看乞丐衣物,发现怀中揣着一张纸,赫然写着一首“绝命诗”,应是乞丐死前写的。诗作曰: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高手也,对仗工整,语言清幽,格调高雅,非俗人之作。乞丐生前该是文人,但诗不能换钱,还扰民,故饿死不屈。州官钦佩,为其设墓立碑,碑文“永嘉诗丐之墓”。另一首绝笔诗是清末李鸿章大人写的,如下: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内尘氛犹未靖,诸君莫作等闲看。此诗与乞丐诗比,身份角度不同,难分高下。但李中堂一生屈辱,为垂死之清室效劳,真不如黄巢兄,也不如冯玉祥敢于命令紫禁城里人(包括溥仪废帝)数小时内搬迁。
一百一十八、刘琳女史
刘琳女史系某知名格律诗社(刊)之社长,法律学者,歌唱家,诗人。数年前她豪笔一举写下了“抗战史诗”七言长律八篇,共172行,引起诗坛关注,并获网络投票一等奖。试举一首:川军抗战谱,四川亦是从军地,两杆枪烟语带黄。族难离家行万里,时危杀敌踏千梁。阳泉首仗皆忠勇,滕县几鏖为国殇。寒地三驰援晋守,冰心一片助齐防。台儿庄溅吴钩血,珠影山晖楚剑霜。混旅师团狼虎陨,草衫将士蛟龙彰。鹿原片瓦争方寸,马革裹尸横战场。埋骨何须桑梓地,葬身相竟筑碑墙。人生处处青山在,化蝶时时返故乡。慷慨男儿先赴死,春秋青史永垂扬。刘女士平时作品不多,但出手就是佳作。除了格律诗,她还写词,还创作歌词,如“花都湖圆舞曲”、“长城怀古”、“相见欢”等,其“花都湖圆舞曲”数次获奖。是不可多得之才女也。
一百一十九、艳诗
近日,诗友谢瑞生先生发了两首七律,其一“湖”,一湖初醒也温柔,下有游鱼上有鸥。山雨晨来当笑纳,琴风夜过未签收。秋长春短梦中梦,树大花肥楼外楼。为看霞红三万日,待之岂会不归舟。其二“山”,居高凛凛地连天,迎送俗人藏凤仙。春草葳葳秋到夏,绿流汩汩泪和烟。一蜂寻乐探深浅,五指弹琴大小弦。何故留书无副本,星光今夜诉从前。有诗友称此乃“艳诗”。对此本人不评论,先谈何为“艳诗”?艳诗就是描写“男欢女爱”的诗,第一层次,如诗经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刘禹锡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第二层次,如“金瓶梅”等明清小说中的一些诗。谢诗是否艳诗,由读者评判,在下不敢妄评。但谢诗我一直关注,谢诗最大特色是:具有律师的正义感和诗人的想像力,还有优美的音乐感。
一二零、万岁冯小刚
冯小刚,影视大腕,徐帆之夫。有人问,谈诗为何扯上小刚。我说,因为小刚谈过诗。他在谈电视剧拍摄理念时说:有意义更要有意思。写诗亦如之。所谓意义,即思想;所谓意思,即审美。此之谓“诗可以兴”。小刚真高人也。我理解是,一首诗东边要有意义,意义可以“较大”、“巨大”、“特别巨大”,但不能“无意义”;西边要有意思,即要艺术、出彩和动人。一首诗能做到此二点足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