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8
- 帖子
- 26651
- 精华
- 0
- 积分
- 84
- 威望
- 84 点
- 金钱
- 0 枚
- 魅力
- 0 值
- 鲜花
- 20 朵
- 鸡蛋
- 0 个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14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16
- 最后登录
- 2022-11-29
|
1#
发表于 2017-12-26 11:15
| 只看该作者

徐凤鸣 红豆辞
徐凤鸣
红豆辞
序曰:南朝萧梁武帝年间,太子萧统受命巡视江南,于虞山督建读书台,于顾山督建香山寺和文选楼,邂逅采茶女顾慧娘并暗生情愫。后因其母丁贵嫔病重,萧统急返建康,临别慧娘赠与红豆香囊。返京后日夜伺候母嫔,终无力回天。萧守孝三载,期间续编文选。三载期满,向父皇请求迎娶慧娘,无奈门第悬殊,遭父皇及众大臣一致反对。而慧娘迫于父兄催嫁富商之压力,削发为尼,然尘缘未了,相思成绝,撒手人寰。此际因萧统倾力争取,武帝同意迎娶。造化弄人,太子与慧娘唯有天人永隔。遂重赴顾山,将慧娘所赠两颗红豆亲手栽下。一年后太子也与世长辞。而今,红豆树历经千年岁月沧桑,依旧生机勃发。余多次游历顾山,深为两人忠贞不渝之爱情所感,特以长歌咏之。
北朝石窟南朝寺,佛道萧梁最仰崇。江左毗陵接吴郡,顾山恰恰位居中。
顾山南麓香山寺,红豆因缘祥瑞地。草长莺飞三月天,耕耘赶集一春事。
寺外遥望通驿道,道边杨柳相依好。长亭不远马嘶鸣,快报传来近清早。
送别由来多苦情,母嫔病重促回京。翩翩公子冠缨乱,颤抖双唇欲语轻。
袅袅佳人衣衫薄,清澄两眼寓心诚。无穷心事无从诉,惟把香囊于此呈。
公子萧郎贵无比,当朝太子巡行此。慈航殿外画周详,文选楼中析条理。
不枉吾皇教化心,来祈江表民生祉。佳人家住顾家塘,众唤芳名是慧娘。
曾列东吴豪族姓,分枝散叶溯源长。而今已是寻常户,耕作茶田禅寺旁。
记得前年三月三,慧娘集市卖茶酣。明眸皓齿嘤嘤语,素月清风脉脉含。
蛱蝶纷来争起舞,郎君迎就作追探。皇城美色过江鲫,谄媚逢迎何足惜。
不意今能逢豆蔻,天真岂必胭脂籍。长兄颇爱读诗文,小妹隔窗时耳闻。
试问诗经和乐府,竟能妙语答纷纷。召兄切磋诸才艺,博学果然存气势。
延聘伺陪文选楼,慧娘得以长维系。花开花落着人怜,冬去春来又一年。
青眼悄然垂背后,芳心自是许身前。郎情妾意书台暖,海誓山盟菊径妍。
讵料晴天来霹雳,依依相拥最生怜。采茶昔拣两红豆,贮入香囊缝复绣。
但愿君心明妾心,长相思矣不忘旧。慧娘言毕一声叹,却见萧郎步履难:
玉佩雕龙我皇赐,从来随我若心肝。今将玉佩解相送,聊表衷心慰所欢。
待得母嫔康复日,迎君凤辇此盘桓。长亭送别车尘散,犹有佳人西向看。
凤辇疾驰朝帝宸,显阳殿里谒君亲。慈容消瘦成枯槁,双目迷离已失神。
执手母嫔悲强忍,三秋不见一何窘。端茶送药有儿臣,从此悉心勤御诊。
二十六年养育恩,今朝回报固难尽。奈何病已入膏肓,将尽油灯明灭光。
一去宁陵成永隔,三年守孝续哀伤。自将素食承慈意,频忘进餐怜圣皇。
文选堪称经国事,守陵岁月亦匆忙。闲来偶有相思意,圣制不容儿女事。
紧握香囊细细看,鸳鸯交颈蕴情义。纵横丝线色斑斓,就里分明有所寄。
此际惟因惴慧娘,此时惟向长天喟。
慧娘此刻可安眠?二八婚龄到眼前。前岁东村来下帖,今春西市请趋筵。
富商子弟慕容貌,耕读人家尚淑贤。只为芳心前已定,故将媒妁拒连连。
花前时有莺儿唱,月下惜无公子牵。自别长亭近三载,音书杳似失风鸢。
同乡闺蜜嫁先后,独绣女红伤杜鹃。遂有长兄殷切语:为人子者孝为先。
皇储或已忘盟约,贤妹合宜重结缘。最是高堂催嫁急:寒门朱府何能及?
况伊太子贵如天,慎勿痴心宫室立。兄嫂爷娘催促频,女儿心事与谁申。
可怜寂寞闺房里,玉佩长持苦待春。三载新春无讯息,一朝削发绝红尘。
尼姑庵近长亭北,青卷黄灯伴此身。毕竟尘缘尚未了,世间熙攘总相扰。
长亭车马偶嘶嘶,故里炊烟时袅袅。红豆三更谁梦醒,青丝一缕几人晓。
胞兄手捧起波澜,寄向建康何渺渺。
时值建康多事秋,昭阳殿里聚王侯。宁陵太子孝期满,跪向父皇何所求。
逆子欲迎乡下女,皇家脸面实堪羞。高门寒室鸿沟在,武帝震惊臣子忧。
魏晋迩来三百载,通婚望族最风流。悠悠万事俱能议,惟此断无重作谋。
太子依然在长跪:顾家曾是豪门氏。江东大姓有推迁,沧海桑田亦常理。
汉武当年娶子夫,平阳歌女寒门起。卑微不减内贤明,嘉德尊名耀青史。
殿下唏嘘乱纪纲,父皇拂袖罢朝堂。从来仁孝今狂逆,圣意难违亦恻怆。
博望苑中身寂寂,读书台里影苍苍。临风玉树渐憔悴,红豆香囊蒙露霜。
忽自顾山来信使,青丝一缕书笺里。青丝可见慧娘心,睹物伤情哀入髓。
卿不负吾吾负卿,三年爽约卿谁倚。卿今削发入空门,践诺吾惟求一死。
此后三餐不思进,不言不语自蹂躏。形骸日瘦鬓添霜,左右痛心如受刃。
许是虔诚感上苍,开恩上谕自匆忙:顾家江表本望族,敕迎佳人日月长。
快马加鞭传圣旨,顾家却在化冥纸。父兄接旨泪潸潸,泣不成声跪不起:
自遁空门近半年,慧娘消息剧堪怜。风寒偶染何相顾,身影孤单难入眠。
秋水望穿冷霜结,渔歌唱晚夕烟连。朝思暮想成疴疾,独抱冰心赴九泉。
长别犹将太子呼,雕龙玉佩泪如珠。天人永绝阴阳隔,对此如何不喟吁!
玉佩携来是噩耗,钦差星夜速呈报。一声霹雳降晴天,强整精神为哀悼。
凤辇沉沉向顾山,毗陵道上尽苍颜。我来青冢怜新土,君去黄泉何日还。
践诺恨迟惟恸哭,哭声直达鬼门关。香囊徐解出红豆,种与顾山青冢间。
祭奠归京才一载,萧梁太子逝人寰。
我来已是千年后,文选流传成不朽。红豆蔚为合抱身,风风雨雨聚灵薮。
虬枝直欲耸云天,绿荫展舒延巷口。花落花开年复年,马龙车水趋前后。
君不见王谢堂前飞燕子,乌衣巷口成商市。顾山南麓正熙熙,物换星移恒不止。遍览沧桑千百年,相思入骨几前贤。莫将门阀论高下,红豆篇章脉脉传。
[]顾山,是古代吴郡与毗陵郡的分界所在,因为顾山界于常熟、江阴、锡山三邑之间,所以亦称三界山。山麓原有梁代古寺——香山寺,还有天香阁。顾山东北六七里,有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植。太子曾在顾山香山寺观音院内文选楼编修《昭明文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