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8
- 帖子
- 26651
- 精华
- 0
- 积分
- 84
- 威望
- 84 点
- 金钱
- 0 枚
- 魅力
- 0 值
- 鲜花
- 20 朵
- 鸡蛋
- 0 个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14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16
- 最后登录
- 2022-11-29
|
1#
发表于 2017-12-3 16:01
| 只看该作者

野草 2017.11.30
纯文本野草2017.11.30
钟叔河
奉题史翼云先生晚年
自作诗长卷 二首
太息灵均志未磨,忍饥子美兴还多。
牢骚本是催诗药,九十吟翁尚放歌。
我不能诗不学书,殷勤相浼愧何如。
敢忘丁酉同丘貉,勉力涂雅共一嘘。
符笑汀
秋夜望月偶吟
一杯在握听秋声,遥向青天酹月明。 检点霜尘风雨路,未能磨尽是诗情。
吕可夫
悼丁酉重阳有作
每到重阳懒出行,怕看风物渐凋零。
黄花怒放为时迫,白发新添照水惊。
欲插茱萸山已少,思临高远地无平。
年来更感秋霜凛,心绪何堪弄晚晴。
川西海螺沟原始森林漫步感赋
古木森森几蔽天,苍苔簇拥屐难前。
迎风洗肺狂吞气,拉手围圈细辨年。
绿湿衣襟云带雨,碧翻雪浪瀑鸣泉。
人间已少神仙地,莫使瑶池再化烟。
刘明顺
咏菊二首
黄红紫绿正相宜,不改初心小阁西。
纵使秋风相逼甚,寒香瘦影两依依。
生不逢时蕊自娇,刀锋霜剑也堪豪。
怜香骚客如相问,色淡色浓情不凋。
踏月赏桂
芳心一寸怎消磨?掬月江干清气多。
桂子今宵花事好,会当梦里共香罗。
前驱
闻莫斯科建“悲伤墙”
悲伤墙立纪悲伤,浩劫空前永莫忘。
专制独裁成祸首,人民利益作新装。
揭穿邪恶仁心见,巨罪坦承青史章。
华酿重灾何亚布,几时能见洗冤墙?
神衰
恍恍昏昏事不工,无精打彩一衰翁。
夜眠数数期成寐,晨卧痴痴盼日红。
天下兴亡怠思顾,万家忧乐却牵衷。
一壶浊酒椰林下,且自消愁盅接盅。
姜国光
忆江南•李老仙逝周年有怀
公去也,公去太匆匆!有恙侵身方几日,临冬弱柳不禁风,无语眼朦胧。
声声唤,静卧在花丛。哀乐缠绵钦大节,长联巍立颂高风。移步仰遗容。
曾记否?华宴屡相邀。《水上人家》春色好,《嬉香阁》上笑声飘。诗酒乐淘淘。
游草地,促膝最开心。德赛追求留玉韵,诗情喷薄共酬吟。岁月贵如金。
长相忆,立雪在程门。溽暑炎炎窗下影,书斋静静笔凝神。鹤发对晨昏。
笺上语,刻骨又铭心。密密麻麻珠串串,圈圈点点意深深。字字滴成霖。
周年矣,一曲寄诗翁。风骨千秋存大地,苍松尤耐雪霜浓。余韵绕长空。
忆江南•荣光老仙逝周年谢小佳招饮
杯高举,一饮祭遥空。野草园中多眷念,吟笺往事记心中。诗酒又相逢。
擎孝帜,最是女儿诚。忆昔欢颜承杖履,而今樽酒向朋倾。大写故人情。
李羽立
欣访刘周二友新筑
清秋晴日访兰房,旧邸新装防畹芳。
鱼沦小桥坡上圃,桂香四溢友情长。
步韵谢建兰诗朋赐句
新友清词实足珍,常吟佳作羡灵馨。
忘年旅宋游唐趣,畅咏舒怀众侣心。
袁培根
故宫茶叙
铁鹰飞越万重山,国事之余暂买闲。
宫阙参差承日照,川原缭绕合瀛寰。
诗吟李白轻舟急,茶叙梨园醉酒还。
宝蕴楼中龙泻瀑,陶然宾主诏初颁。
邓元资
自况
火红年代记犹新,曾是三家村里人。
谎话风行呼万岁,诤言少有触尊神。
归来郁郁反思苦,醒悟迟迟补拙勤。
此日江湖离我远,蜗居得享等闲身。
文革初期,各机关单位先从抓“小三家村”入手,我时在长沙市粮食局工作,被指为“小邓拓”作为小三家村一员揪出,关入牛棚,批斗不止。
再挽荣光老
十载贵相知,咫尺毗邻,君我亦师亦友;
去冬悲永诀,天涯游子,女儿难舍难分。
感时感事 联语七则:
不仰视,不俯视。只平视
莫悲观,莫乐观。且达观。
白眼、青眼,由人看大千世界;
旁观、静观,悟道是不二法门。
若得甘霖芳草茂;盼从民意政风淳。
蹉跎岁月犹无恙;患难夫妻最有情。
血洒他乡休在意;人归故里且宽心。
那堪塞外霜重朔风凛;
正值家乡菊黄枫叶红。
苦难征程忘或记;
初衷信念有还无?
野草诗话
成纯赞
黄炎培题茅台诗
抗日战争后期沈叔羊在重庆办画展,黄炎培被邀请参观。展品中有一画面非常简单,一只酒坛子,上面就写三个字:茅台酒。沈请黄为该画题词。黄想起前几年社会上传说长征中红军经过贵州,在茅台酒池中洗脚。针对此传言,黄题七绝一首讽喻之,对长征危难中的中共与红军的同情流于笔端。诗云:“相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饮二三杯” 。后来此画被有心人收购,辗转到了毛泽东手中。1945年黄炎培等6位参政员应邀访问延安,在毛泽东会客室的墙上挂着这幅画。黄问道,毛先生也喜欢沈叔羊的画吗?毛答,不,我只借“酿酒池中洗脚来”这一句诗来纪念我们经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呵!毛又对黄风趣地说,从你题这首诗来看,你也是喜欢喝这洗脚水的吧!引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就在这次访问中,产生了有名的毛黄“窑中对”,黄提出了“周期率”问题,毛以“民主”二字作答。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谢觉哉在内务部一次会议上,再一次提及“民主监督”和“
黄炎培周期率”问题,相传中央曾指出,以后不要再提这个问题了。1952年陈毅以茅台酒宴请黄,陈动情地说:当年读到先生《茅台》一诗,非常感动。在那个艰难时代,能为共产党人说话的,空谷足音,能有几人?
孙正荃
多看文字注释 少看作者点评
这里说的是读古诗词的无奈之法。盖随手翻翻,在下便生一种担心,即49后整理的古籍大抵都留有政治烙印,大家名家也在所难免。以1961年选注的《宋词选》为例,细细读来,仍然时有吃到烂花生米的感觉,殊为憾事,却也不能全怪胡云翼先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为中秋词之绝佳,老先生怎么就看出了东坡“世界观里有消极成分”呢!再如在下特别喜爱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先生的阐释也多有不确,“一蓑烟雨任平生”能仅理解为“顶得住疾苦生活”吗,“回首向来萧瑟处”仅解释为回看“避雨时的处所”吗?过于拘泥而诗味尽失矣。胡先生是我前辈,并曾执教无锡中学,不定就是鄙人就读该校时的老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有不敬还望先生九泉之下多多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