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陈志逵 2025上半年诗录

今早凌会长来电,交谈四十余分钟,可谓五味杂陈!随附一小诗请众友柏砖:
愧为诗海平台荣誉顾问,昨下午催交作业,一时无计,遂于地铁上草就一七律,原打算用“贺重庆诗词六次大会召开”之题目,奈何诗海不登贺诗。遂挂羊头卖狗肉,改一题目,以表对凌会长虽船夫岀身,小学文化,然能苦心潜硏诗词,终成大器,其诗词水平达重庆第二的仰慕之情也!
赠凌泽欣会长
观棋不语
郢中耄聩喜巴歌,跌宕春风奈若何。
茅盾短篇今尚在,莫言奇韵已无多。
民间盛会参排至,朋辈深情半岀讹。
应笑山花能解语,泉流如彼讶冯河。

晚上注册“雁塔之声网络版”虽然见吾七年前之旧作,当年是随写随扔之,欲结诗集,尚未寻完,留以存念!

参加香港诗词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有寄:
观棋不语
北国风寒嗟未尽,香江幼发一年枝。
柳眉初展看新景,花泪犹疑存旧時。
七步随形怜煮豆,三春逐梦苦寻诗。
今宵迎得八方客,相伴夕阳红竹篱。

参加香港诗词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有寄(步沧波钓徒韵.集古人句)
观棋不语
梁朝旧寺土花残,①兴废难言赖有天。②
但觉诚心通日月,③何来山色抱云烟?  ④
清钟谁更敲秋梦,⑤俗骨由来欠玉鞭。⑥
独卧香江几冬至? ⑦相逢切莫说流年。⑧
①:宋沂 送赵御史仲礼之任南台并简兼善达公经历元载王公用道孔公二御史。②宋•艾可翁 淡圃兄生辰有诗次。③元末明初•刘基 用前喜雨韵寄呈石末元帅时戍卒有不轨谋蓄而未发公治之。④:明•梁有贞 小金山谒苏祠言别。⑤:清•吴慈鹤 舟中检录旧作感赋长句。⑥宋•赵抃 不与祠岳再呈通判沈侯。⑦民国末当代初.聂绀弩有调(给高旅)。⑧:宋•艾性夫 赠赵太史

参加香港诗词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临屏有寄
观棋不语
又逢盛会聚香江,相約良朋入异邦?
一国难融鹍鹄意 ,几人怕听渭城腔?
佳诗惟惧中环梦, 大纛何须稚子扛?
我望青山残影乱,独斟浊酒对銀缸?

擬赴香港诗词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有感:
观棋不语
北国春寒君未知,相邀港岛趁花期。
盈觞当祝十年寿,入馔难塗三首诗?
人怯杜鹃啼汉树,我哀赤柱掩秦碑。
紫荆红艳怕凋败,夹道翻飞迎彩旗。
陈志逵
娛:
杜宇啼春春色異,楊花初發李花枯。
江城迷霧愁濃淡,故國經霜恙有無。
霾盡棋殘杯未許,雪銷夜冷夢何殊。
悠悠萬事懶咨問,一卷詩書聊自娛。
诗二首、赠某君
郢中耄聩喜巴歌,跌宕春风奈若何。
茅盾短篇今尚在,莫言奇韵已无多。
民间盛会参排至,朋辈深情半岀讹。
应笑山花能解语,泉流如彼讶冯河。
二、
应是潮头能变脸,最惊波面老船夫。
循声谁识王陵憨,妙舌关情宁武愚。
万事悠悠君自傲,一言咄咄我堪孤?
今朝忽见大人至,媚态卑恭作寄奴。
近作三首:
金缕曲.莲花山:
登顶悠然伫。望鹏城、高楼林立,凤翔云翥。环拥诸峰莲花绽,曾历硝烟风雨。忆往昔、万千思绪。青史南巡存昨忆,展宏猷、改革风帆舞。辞旧貌,得新路。
巍巍铜像山巅处。看偉人、潇洒行来,何曾止步。书就丰碑依然在,黄默墓前回顾。碧波荡、小舟犹驻。相伴植来长青树,看明朝、且问谁能语。穷极目,心潮悟。
金缕曲.合江楼
胜地传千古。忆东坡、寓居此地,墨香盈户。前日佳酲今何在,多少沧桑难顧。想往昔、皇华馆处。宋韵悠悠诗意绕,叹兴衰、岁月如飞絮。兴废事,几风雨。
今朝重建风姿楚。九重檐、灰墙白瓦,画梁朱柱。珍品琳琅层楼布,存得遗篇悄叙。塔上望、双江波舞。欲向岸边寻旧迹,忆当年、舟去京城赴。风雅在,可流溯?
金缕曲.东坡祠
古郡遗风驻。忆坡公、亲筹旧地,鹤峰祠处。依倚东江波光漾,相接西街繁庶。历千载、炎凉寒暑。修旧如前寻故貌,复堂亭、墨沼朱池护。林舍在,酒旗舞。
门前临这清幽路。展风姿、岭南韵足,藏他诗赋。阶石苍苔留痕处,井畔浓阴古树。更有这、城墙新铸。胜景添来游人醉,意悠悠、史迹存今古。思往事,与谁诉?
陈志逵
读《毛诗序》有寄:
毛诗作序集佳篇,愚者何须崇古贤?
未必关关雉化鹤,除非岁岁犬成仙。
恶风狂雨孰能挡,夕照远山徒有眠。
难得紅尘多楚客,改妆遣韵自悠然。
注:《毛诗序》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著作。其中第一篇《周南·关雎》的小序之后有一段较长的文字,后人称为《毛诗序》。

与萧家正兄唱和二首:
一、
相问鹏城几许愁,新春何处觅清流?
君嫌市井奸谀态,我笑朝廷忠义羞。
倦客他乡身是寄,故人此夜梦难酬?
北风瑟瑟迷荒径,独对残星意未收。
二、
独居陋室远嚣尘,瘦影茕茕抱拙身。
贾客有舟皆覆没,黔黎无计可逃濒。
馮生弹铗空慷慨,屈子投江自隐沦。
俊彦何期纾危困,梁鸿孰与结高邻?
附:萧家正先生诗
腊日即事呈陈志逵吟兄(二首)
诗赋缄斋何奈愁,眼中无地不时流。逢场尤恶谄谀态,带醉偏寻竖子羞。
双鬓早衰缘直耿,孤身谁托指山邱。软尘处处东华土,寃怨年年泪不收。

久客边郵远世尘,闭门终日苦吟身。赋收九陌民膏竭,日过三元国祸濒。
苍天坐视唐衢哭,志士谁堪华夏沦。看尽风云年岁短,等闲乞与草窗邻。

西江月·七夕問候(依韻戲和贈蕭兄)
憐我羈棲故里,羨君飄泊他鄉。老夫少婦怎淒涼?文采有人讚賞。
喜見纖雲縹緲,難辭細雨微茫。鏡中倒影疊成雙,可是被翻紅浪?
附蕭家政原玉:西江月•七夕寫興  
天上鵲橋依舊,人間情侶無雙。郎無工作嫁無房,無奈只能平躺。     不覺中秋又近,空憐兩鬢添霜。夢中羞怯試婚妝,醒後一場孟浪。


坐禪(依蕭家正韻,戲贈之)
故人真趣早安排,舊寺梵音誰與哀?
供佛何須愁日暮,迎仙未必怯花開。
青燈明滅參棋局,白首淒涼貪酒杯?
莫怪東蘺黃菊落,秋風今夕費疑猜。
附蕭家正原玉:
坐禪
南奔北突暢襟懷,鵬海湯湯濁浪排。涯嶺宵寒唯月上,荔椰樹老又花開。
側身天地聊晞發①,悵望河山獨酌杯。一掬悲民憂國淚,秋風今又掃西臺②。
注:①晞發,曬發使幹,見《楚辭•九歌•少司命》:“與女(汝)沐兮鹹池,晞女(汝)發兮陽之阿”。②西臺,此為禦史臺。見明•孫傳庭《西臺》:“才過八水上西臺,瞻眺哪堪重客哀。”
陈志逵
五律六首:

讀秦史有感

秦皇謀策時,漢武競何知。

暴戾生民恨,德馨天意持。

長城惟在望,舊國不題詩。

莫作鳩枝鬧,誰將鶴發欺。


遊天門山玻璃棧道

危崖懸棧道,九曲蕩回腸。
俯瞰玻璃透,登臨粉黛狂。
行人皆瑟縮,落葉已淒涼。
縱是神仙境,憐悲豎子亡。

讀朱公詩有感

掌舵中書省,歸來作謫仙。
醉醒三十載,風雨九千天。
白髮嗟終古,青山自豁然。
餘生惟淡泊,老去夢難圓?

聽高源講史得詩三首

一、感概
二君皆自絕,何愛孰何憎?
聖主常怡眼,男兒惟撫膺。
雄圖沉宿霧,壯志化春冰。
不若皈依去,黃泉共佛燈。

二、陳佈雷
文膽堪瀟灑,蔣公哀智囊。
餘生存晚節,老淚寄秋芳。
父女殊途至,山川暮色涼。
今宵惟慨歎,何處是家鄉?

三、田家英
學徒人未癡,太子作恩師。
雪滿危時見,風生亂後知。
廬山君失色,梁苑獨含悲。
枉把英名付,誰憐掛北枝?

屡见大桥自尽,小诗一首戏之:
洪水匆匆過北窗,一橋羞愧價無雙。
良心發現帑殫盡,竟擇吉辰投大江!
陈志逵

@李丰晁 题特翁小泽坐谈图:
烽戎三载血盈川,终是虚谈岂有缘?  
莫道特翁多突兀,那堪小泽少盘旋。  
枯骸遍野哀鸿泣,焦土连城暮日悬。  
若问战场尘滓散?普金未许切人鞭。  

奉和@行者姓车 七绝:
人祸经年痛未空,劫灰深处溯哀鸿。  
今宵倘识桃源路,莫遣渔舟入乱红。
陈志逵
《林昭列传》  
文/观棋不语

盖闻贞松劲柏,多摧于烈风; 侠骨芳魂,常殒于乱世。 若夫姑苏林氏之女, 生逢鼎革之际, 命蹇龙战之秋。 少怀荆轲之志, 早预革命之盟。 然则风云变幻, 终陷罗网; 天地不仁, 竟戕英秀含冤。  
昔束发从戎, 效班昭之执笔; 及笄入党, 慕秋瑾之横刀。 土改风起, 率黔首而焚契; 阶级斗争, 批豪强以正名。 当其振臂一呼, 地痞景从; 焚券之时, 缙绅股栗。 然杀人者人恒杀之, 噬血者终见血噬。  
后负笈燕园, 文采斐然成锦绣; 建言国是, 辞锋犀利触逆鳞。 三载圜土, 难销铁骨; 廿年刑期, 不改丹心。 铁窗沥血, 书"轩辕"而明志; 刑场引颈, 呼"无罪"以惊天。  
嗟乎!昔年批斗之场, 今成受戮之地; 往日执鞭之手, 终为系械之腕。 姚桐斌含冤于前, 张志新喋血于后。 整风肃反, 士林为之变色; 文攻武卫, 天下因而寒心。  
观青阳复暖, 方得重勘沉冤; 白日昭临, 当能以雪幽恨。 然则泉路已渺, 幽明永隔; 史笔虽公, 魂兮安在?  
革命吞噬儿女, 运动碾轧英才。 林昭之死, 非独一人之悲, 实乃时代之殇。 后之览者, 当鉴于此, 勿使忠魂饮恨, 志士吞声。 谨为斯传, 以警来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