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8
- 帖子
- 26651
- 精华
- 0
- 积分
- 84
- 威望
- 84 点
- 金钱
- 0 枚
- 魅力
- 0 值
- 鲜花
- 20 朵
- 鸡蛋
- 0 个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14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16
- 最后登录
- 2022-11-29
|
张雪凡
骨气清奇的言志诗
——赏读蒋荫炎先生的《咏梅》
无意媚儇开最迟,瘦蛟盘曲胜仙姿。
奇香奇骨抗冰雪,不借东风亦满枝。
梅花是中国常见的审美意象。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蒋荫炎先生此诗即是借写梅花之奇来表现自己的铮铮傲骨。
梅花因其在腊末春初开放,历来被称之为春花。然此诗首句即言梅花“开最迟”,描绘了梅花饱经严寒的考验,依然傲然挺拔的贞秀风姿。二句详细描绘苍梅之状,“瘦”和“盘曲”这个并不算美观的外形,在诗人眼里“胜仙姿”,原因是梅花以内在美取胜。梅花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在冰雪之中更能展现“奇骨奇香”,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坚强傲岸的品格。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
此诗之妙在于首尾呼应,于结句点明主旨。首句以“无意媚儇”开篇,直写梅花不为权势低头,其高洁品格跃然纸上,尾句一反梅花借春暖方苏醒报春之说,正言梅花“不借东风亦满枝”。梅花不用借助东风一类的外力,依然可以笑傲冰雪,也就是说梅花自身的洁身自好、高洁傲岸的内在品格可以征服一切苦难,绽放,即使“开最迟”依然可以绽放绚丽的生命之花。
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是由于诗中歌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参应物,凝聚着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尚的心灵境界。综观蒋先生此诗,于平淡之中可见骨气清奇,想来梅花已是蒋先生之最爱,乃至化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