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貂裘换酒.依韵和<清明遥吊竞公>

本帖最后由 江兴锥 于 2013-5-4 10:23 编辑

貂裘换酒.依韵和<清明遥吊竞公>

孤寂陈公墓。更那堪\杜鹃啼血,紫薇昏暮。侍侧妻儿坟尽毁,遗骨抛除谁处?公有觉/于何心绪?眼底催人柔肠断,怅残红惨绿凄凉雨。颓景乱,忍回顾。       当年倡义循州府。掷毛锥\秀才亮剑,胆寒胡虏。缔造共和功不世,岂料招来忌妒。最狠毒\栽诬遘迕。身后生前蒙不白,究沉冤信是枭雄铸。三字罪,叹今古!
链接人物简介资料如下:
    陈炯明(1878年-1933年),字竞存,尊称竞公,广东海丰人。1898年中清朝秀才。1906年广东法政学堂,为第一届学员,同届同学中有邹鲁,教员中有朱执信、古应芬。1908年以“最优等生”成绩毕业。1910年参与倪映典广东新军起义,失败,到香港参加刘思复组织的暗杀团。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到新加坡经商。1916年回广东成立粤军,任总司令,反对袁世凯。袁死后,被北京政府封为“定威将军”。1917年发动护法战争,对抗北京段祺瑞政府。他在1922年6月第二次护法战争期间孙文政见不合,反对孙文的北伐,主张“联省自治”。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部下叶举出兵围攻总统府,并炮轰孙文寓所,意在驱逐孙文离开广东。史称“六一六事变”。1923年1月,陈炯明被拥护孙文的滇、桂與倒戈粤军联合组成的西路讨贼军击败,率部退守东江。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彻底打垮其所部后,退居香港,创建中国致公党,并担任该党首任总理,继续为中国的前途而奔走。陈炯明晚年生活拮据,有时甚至三餐不继。九一八事变后,有日本人送他八万元支票,陈炯明在支票上打叉退还。1933年他病逝于香港,停尸的是家中的一张行军床,连棺材也是母亲备用的棺木。

   陈家收到各方挽联达三千多幅,陈立夫、邹鲁、章太炎、吴佩孚、段祺瑞、居正、尢列、张东荪、张君劢、朱庆澜、曹亚伯、徐傅霖、黄绍竑、陈铭枢、黄素居、徐景唐、黄三德、褚辅成、马育航、黄季陆、谢炳文等均有送联。因家中无钱下葬,灵柩存放于香港东华义庄。1934年他的旧部发起募捐活动,社会各界纷纷捐资,其中包括有汪精卫、陈济棠、蒋中正等人。1934年4月3日(农历三月初一,1921年陈任省长时下令禁烟的日子)终葬于惠州西湖旁紫薇山。

    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用12磅大锤猛击陈墓30多厘米的花岗岩大碑未成,打算翌日用炸药炸平坟墓,第二天却被村民以害怕危及周边房屋为由保护起来[12]。陈炯明墓在1990年被列入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之后多年,当地政府也没有对此墓进行修葺。其两侧妻儿的坟巳被夷平作路。
    历史课本里的陈炯明,是以一个乱臣贼子的面目出现的,作为反对孙中山的可耻下场,来教育一代代天真的小孩。无论国民党史还是共产党史,都将陈炯明描绘成一个军阀,一个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背叛者,一个炮轰总统府的刽子手,他的所谓贡献,总是被一笔草草带过。
   不过,时间总能磨洗出一些真相,将近一百年过去了,随着史料的发现,以及意识形态的松动,陈炯明对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他的自治理想与实验,他与孙中山的恩怨是非,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人们才发现,这是又一位被湮没的辛亥元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