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88 
 - 帖子
 - 165 
 - 精华
 - 0 
 - 积分
 - 0 
 - 威望
 - 0 点 
 - 金钱
 - 0 枚 
 - 魅力
 - 0 值 
 - 鲜花
 - 0 朵 
 - 鸡蛋
 - 0 个 
 - 阅读权限
 - 255 
 - 在线时间
 - 2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8-21 
 - 最后登录
 - 2016-8-29 
 
  | 
  
 本帖最后由 文華堂 于 2016-6-10 10:37 编辑  
 
文華堂《重五題襟集》(2016-2010) 
1 
如此江山·丙申端午 
2016-6-8 
萬人空巷瀏陽浦。逄逄又喧金鼓。羽棹爭先,蝤蠐引望,不吝沉江香黍。隨衙善賈。借文化登臺,鄭商呼舞。粥粥群雌,凭誰發悟誦騷句。    遙望罣門艾虎。奈何頭尚黑,難返歸路。失憶柴娘,遺魂校長,忍看涂迷津渡。茫茫帝渚。嘆千載而還,不醒漁父。歲歲胥濤,向誰傳怨語。 
註:傳端午祭祀肇於伍子胥抉目吳門,後二百餘年始祭屈子。 
2-8 
憶江南·乙未端陽七首步清人陸震韻 
2015-6-20 
其一 
端陽節,今歲與常殊。三節中西聯袂至,槐衙左右攫呼蒲。屢使誆魚符。 
註:乙未五月初五初六初七依次為端午節、父親節、夏至。 
其二 
端陽節,霖雨洗殘紅。草海纔驚殤幼稚,茅臺猶醉頌王風。鵑泣柳絲中。 
註:草海,畢節勝景,時畢節發生四童稚自殺慘案。 
其三 
端陽節,煙火燦長洲。何處緇衣行祓禊,千年書院麓山頭。聊勝賽龍舟。 
其四 
端陽節,徙倚至南湖。老杜當年灣櫂處,新詞異代惜菰蒲。侍御肯誰扶。 
其五 
端陽節,最憶是家鄉。慈母爐前炆粽子,嚴君窗下試雄黃。夢裏盼重嘗。 
其六 
端陽節,哀樂繞楊溝。家法纏身何立憲,胥濤拍岸怎操舟。大願此生休。 
註:時萬里辭世。 
其七 
端陽節,剪紙掃晴孃。天路霾昏靈慧遠,懷沙幽怨水雲長。雷雨又商量。 
9 
乙未端陽步韻高涼兄寄念 
2015-6-20 
不從亭長頌還鄉,艾雨蒲風漫楚湘。有底河汾頻喚夢。風流最羨阮生狂。 
10 
端陽寄慨 
2014-6-2 
斯世問何世,所遇儘切齒。邪教恁橫行,神絃每盈耳。今又逢端陽,憂思侵骨髓。柳絲繞皤鬢,霖雨浥蘭蕊。當初汨羅江,飛舟覓踣水。角黍年年包,今誰慰投止。處處詩人節,徒靡蔡侯紙。邯鄲多愚氓,士倫不知恥。惟才作惟財,三戶何已矣。長安作常安,廊廟本天咫。天道望輪迴,風雷當可恃。一誄禊江干,魂招枉死鬼。田文今日生,希望無窮已。 
11 
甲午端陽  
2014-6-2 
又逢梅雨浥蒲風,帝渚長懷踣水翁。粥粥飛舟喧畫鼓,行吟獨向柳絲中。 
12-18 
癸巳端陽七首並序 
2013-6-11 
榴月初三,心魔兄等於長沙雅賓樓邀作重五之聚。時拙著《文華堂壬辰雜詩》甫出版也,故順奉與聚諸君人各一冊,請教焉。酒過三巡,心魔兄提議信手翻開《文華堂壬辰雜詩》之一頁,選此頁之一詩句為韻字,各拈韻作五律或生查子一首。天緣巧合者,所拈詩句乃壬辰端陽祭屈詩也。其句云:『江潭為問滄浪叟』,予拈得滄字,且試以所拈詩句七韻字各作一首,其中三仄聲者,則學唐人作仄韻五律三首也。和世癸巳榴月初四記於長沙文華堂。 
江 
龍旗風獵獵,鼉鼓響逄逄。羽棹兒郎競,河章老筆扛。世難容屈子,誰可拯危邦。角黍年年祭,徒然哭楚江。 
潭 
重五聽新談,燕山戲沓貪。方兄窺副相,小妹做高參。誰為臨川夢,淚傾積水潭。可憐一巴掌,王氣黯西南。  
為 
熱血粲榴花,英華問誰為。總是汨羅魂,來灑楊朱淚。黃棘有新傳,風騷無法嗣。漠北望王師,迢迢發憂思。 
問 
諸夏何劫多,朦騰向天問。新陽似暮景,好雨成非分。東府應造琴,南風能解慍。幾時臨帝渚,聽我拈詩韻。  
滄 
歲歲祭端陽,虔虔一瓣香。雅賓邀雅集,潛處感潛郎。蝶夢迷窮遠,鵑嗁聽未央。焉能餔糟醴,鼓枻濯滄滄。  
浪 
九曲向之江,遙遙祭國殤。無窮大天體,不納一方郎。投止思張儉,望洋瞎阿娘。英魂何處覓,清淚自淋浪。 
叟 
篤志謫仙學,詩輸不能酒。臨箋懷弟兄,把盞慚師友。服艾人多見,白衣君罕有。南山草木頹,何處容迂叟。 
19 
即日有感次仁德兄韻 
2012-6-4 
紅羊百劫幾經過,九曲之江耐砥磨。待向迷津尋楚柁,卻從彼岸踏行歌。廿年劉四吟梁甫,五日髿鬖祭屈沱。一自安拉展魔力,芳魂歸日應無多。 
註:屈沱,指屈原故里。 
20-21 
文華堂壬辰雜詩(二六七-二七0) 
2012-6-22 
府衙車馬又駸駸,三節今逢五日臨。箱裏茅臺均特供,一支香粽值千金。 
社鼓咚咚動地呼,旌旗獵獵舞平湖。舟人看客齊吆喝,問有誰憐楚大夫。 
又向江干祭屈平,每逢重五不勝情。江潭為問滄浪叟,何處清江可濯纓。 
風騷元本啟三閭,香發芝蘭韻不孤。總盼詩魂克祛鬼,千門萬戶掛菖蒲。 
註:第四首第二句借清鄂洛順《故人芳履安子昆季同時入泮詩以勵之》成句。 
22 
辛卯端陽旱澇急轉感賦 
2011-6-8 
人生不稱意,百事常九九。生計不自顧,杞憂在黔首。每忿亡是公,鞭撻向烏有。不眠且問天,天何成罪藪。旱澇何頻仍,山川何震抖。生靈遭塗炭,荊榛生畎畝。但聽羲和言,萬惡人自取。昨塞三門峽,今堵巫山口。總因眼前利,攫食子孫後。江河人之脈,脈斷人何壽。物競循天擇,道法應遵守。爾等當自省,小懲誡汝咎。聞此長太息,頹然一老叟。 
23 
辛卯重午祭屈原 
2011-6-6 
讀同宗先賢重慶乾安公『痛哭乾坤喚奈何』句曼衍一絕。 
萬里湘流同鼓枻,漁夫不解涉江歌。眾人皆醉惟君醒,痛哭乾坤喚奈何。 
24 
庚寅蒲節呻歎步無欲齋韻 
2010-6-15 
每逢重五鬱纍纍,艾雨蒲風惹雉噫。屈子徒然沉汨水,天孫不礙舞瑤墀。華陽地動緣修壩,嶺海堤摧乃啖龜。又向江干歌楚些,只今何處覓鍾夔? 
註:雉噫,詠歎;啖龜,明•陸粲《庚編•九尾龜》:海寧王屠與子出行,遇漁夫持巨龜,買歸欲烹之。鄰居見之曰,神物也!欲以錢贖之。王不肯,遂烹作羹,父子共啖。是夕大水自海中來,平地三尺,王父子不知所終,人言皆水府攝殺也。 
又註:入夏以來,南方各處水患,諸多城市屢成澤國。實“啖龜”之禍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