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老树新花一簇奇
[打印本页]
作者:
王中陵
时间:
2021-10-21 10:22
标题:
老树新花一簇奇
老树新花一簇奇
----赏读张希田《秋草集》
罗连双
国庆期间,收到张希田吟长赠送的诗集《秋草集》,这是他的第四本诗集。1946年,他生于山西省忻州市系舟山北麓的一个小山村,后在轩岗矿务局工作,从工人做到副局长。退休之后协助马斗全先生组建了中镇诗社,任秘书长。付出很多心血,参与组织了诗社的多次活动,协助编辑刊印了《中镇诗词》和多部诗选,受到社内外称赞。他写过很多诗,是典型的老实人写老实诗,工稳流畅朴实,关注国计民生,抒发真情实感,得到普遍认可。难能可贵的是,《秋草集》中的1215首,是他近五年来侍奉90多岁母亲时作的。70多岁的人了,本当被人敬养,反而昼夜不息,尽孝于耄耋,而且还作诗千余,这种情怀,这种毅力,远非常人能比。因此,我首先要惊叹他:七十儿郎九十娘,阳光喜照小楼房。孝心唤起青春力,吟咏迎来饭菜香。 其次,我要特别推介他的扎记诗,这是很有意义的创新。近三年来,他认真读了《念楼学短》、《喻世明言》、《元史演义》等七部书,就其一人或一事,作一首七绝,共作了834首。这样做,不仅回味和咀嚼了史事,加深了理解和记忆,而且还磨炼和提高了诗艺,获得了创作的欢愉和成果。我国历代有创作组诗的传统,以唐代为例,李白的《古风》59首,是政治抒情诗;杜甫的《秦州杂诗》20首,是纪行诗;白居易的《新乐府》50首,是历史与时事诗;还有王建百首宫体诗,胡曾150首咏史诗,等等。就内容而论,以组诗方式作读书札记,希田吟长可能是第一人,这种首创,可以在诗史上占有一笔,因为它使诗词发挥了新的功能:助学。孔夫子诗学观讲兴观群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后来人们说,诗还可以乐,现在还可以说,诗更可以学。学而诗记之,不亦悦乎! 再次,我还要为希田吟长一贯坚持的理性创作点赞。理性与非理性是哲学用语,非理性不含贬义。这一对范畴较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更宽泛一些。理性创作求真求善,要求准确、明朗、简洁、通顺。非理性创作重在求美,重在艺术,强调夸张、变异、朦胧、梦幻。百年多来,不仅中国,即以世界而论,均是非理性创作占据主流。因此理性创作更应予以支持,因为它延续着诗教传统,《诗经》之所以称经,便缘于此。希田吟长一直不失家国情怀,念念不忘民间百姓,思于心,发为诗,也可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以下摘录《秋草集》三首,与朋友们共享:
侍母书感
城外花园号吉祥,且凭陋室侍高堂。
晨昏问候情生暖,咸淡亲调味亦香。
反哺常催人省过,报恩岂在事铺张。
七旬浪子九旬母,日日相陪看夕阳。
再登板山
不畏身衰衣正单,偕朋暑日又登攀。
危云断壁千峰远,细雨微风六月寒。
骋目云烟思圣杳,驰怀今古感天宽。
一番好景三番顾,每涤心胸释万端。
偶 感
不羡豪门不羡官,每思天柱瞰尘寰。
千间广厦眠三尺,万贯当家食几餐。
终日钻营嫌不足,一朝暴富寝难安。
人生贵贱皆行客,快乐原来是简单。
欢迎光临 雁塔之声 诗刊网络版 (http://www.yantazhisheng.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