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余英时诗选 [打印本页]

作者: 王中陵    时间: 2021-8-6 09:26     标题: 余英时诗选

余英时(1930-2021)
1950-1955年,余英时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为新亚书院文史系首届毕业生。1956-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2006年,荣获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荣获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唐奖首届汉学奖。2021年8月1日早间于美国寓所睡梦中逝世,享年91岁。

绝句
赠杨联陞师(1965年)
七载师门无限思,重来桃李又盈枝。
如来升坐天花坠,便是伽蓝解笑时。

杨联陞和诗
古月寒梅系梦思,谁期海外发新枝。
随缘且上须弥座,转忆当年听法时。
[]古月指胡适,寒梅是清华校长梅貽琦。

和杨联陞师 (1973年5月12日)
未行先自讨归期,怕向名场竟入时。
岭外梅花任开落,康桥风雪最相思。

“反□”五十年感赋四绝句赠章□□
右袒香肩梦未成,负心此夕泪纵横。
世间多少痴儿女,枉托深情误一生。

未名湖水泛轻沤,池浅龟多一网收。
独坐钓台君不见,休将劫数怨阳谋。

横扫斯文百万家,更无私议起喧哗。
九儒十丐成新谶,何处青门许种瓜。

辱没冤沉五十年,分明非梦亦非烟。
人亡家破无穷恨,莫叩重阍更乞怜。

赠章□□七绝四首
陈先元先生看了余先生的四首绝句的书法之后评论说:“余英时赠章□□诗,讽咏有味,抄录在此,感慨俱在诗中,其余无劳多言。‘右袒香肩梦未成’,陈寅恪咏“反□”句,‘分明非梦亦非烟’,邓拓告别《□□□报》句,适可借用。”
贺史景迁荣休(2009年)
舍开莲叶笔生花,文史通才第一家。
今日杏坛将息影,伫看浓墨写中华。

题《董桥七十》
少时浮海记潜修,文史中西一体收。
下笔千言瓶泻水,董生才调世无俦。

镂金刻玉妙成篇,流水行云说自然。
昌谷名言应记取,补修造化不由天。

阳春白雪复何疑,散墨眉批寄远思。
欲向集中寻雅趣,看他故事白描时。

古物图书爱若痴,斯文一线此中垂。
祇缘举世无真赏,半解乡愁半护持。

东篱采菊见南山,人道渊明镇日闲。
读到刑天舞干戚,始知猛志在胸间。

忆旧怀人事皎然,分明记得是从前。
官书自古诬兼妄,实录唯凭野史传。

赢得从心足自豪,韩潮苏海正滔滔。
吾胸未尽吟诗兴,留待十年再濡毫。

赠钱钟书
卧隐林岩梦久寒,麻姑桥下水湍湍。
如今况是烟波尽,不许人间有钓竿。

读《管锥篇》三首
避席畏闻文字狱,龚生此语古今哀。
如何光武夸柔道,也为言辞灭族来。

桀纣王何一例看,误将祸乱罪儒冠。
从来缘饰因多欲,巫蛊冤平国已残。

观昆曲《思凡》,《游园》有感(1968)
一曲思凡百感侵,京华旧梦已沉沉。
不须更写怀乡曲,故国如今无此音。

妙舞清吟旧擅场,传薪雏凤试新妆。
还魂一记真千古,喜煞诗灵玉茗堂。
[]余先生跋云:“张充和女士莅康桥演《思凡》、 《游园》二出,及门高弟李卉饰春香,盖初试也。观后感赋两章并以志盛。一九六八年四月卅日余英时稿。”

张充和和诗
横流葭苇总相侵,再整衣冠再陆沉。
此曲微茫如可听,恹恹如缕赖知音。

哀乐前缘上下场,新忧压遍旧时妆。
散花人亦劳劳者,诸法同源各异堂。

张允和退休
充老如何说退休,无穷岁月是优游。
霜崖不见秋明远,艺苑争推第一流。
注解:霜崖指昆曲大师吴梅,秋明是书法大家沈尹默。

赠张允和
一曲思凡百感侵,京华旧梦已沉沉。
不须更写还乡句,故国如今无此音。

律诗
读陈寅恪先生《寒柳堂集》感赋二律
又谱玄恭万古愁,隔帘寒柳报残秋。
哀时早感浮江木,失计终迷泛海舟。
岭外新篇花满纸,江东旧义雪盈头。
谁教更历红羊劫,绝命犹闻叹死囚。



看尽兴亡目失明,残诗和泪写孤贞。
才兼文史名难隐,智澈人间劫早成。
吃菜事魔伤后死,食毛践土记前生。
逄蒙射羿何须怨,祸事从来是党争。

赠别杨联陞
火凤难燃劫后灰,侨居鹦鹉几旋廻。
已甘寂寞依山镇,又逐喧哗向海隈。
小草披离无远志,细枝拳曲是遗材。
平生愧负名师教,欲著新书绢未裁。

悼周□来
化骨扬灰散作尘,一生伴虎有馀辛。
先机抱器归张楚,晚节藏钩赚大秦。
始信秀才能造反,更无宰相解安民。
万千寒士应垂泪,谁为神州护早春。

访大陆感怀两首
一弯残月渡流沙,访古归来兴倍赊。
留得乡音皤却鬓,不知何处是吾家。

凤泊鸾飘廿九霜,如何未老便还乡。
此行看遍边关月,不见江南总断肠。

忆钱钟书先生
艺苑词林第一缘,春泥长护管锥编。
渊通世竞尊嘉定,慧解人争说照圆。
冷眼不饶名下士,深心曾托枕中天。
輶轩过后经秋雨,怅望齐州九点烟。

赠钱钟书夫妇七律
艺苑词林第一缘,春泥长护管锥编。
渊通世竞尊嘉定,慧解人争说照圆。
冷眼不饶名下士,深心曾讬枕中天。
輶轩过后经风雨,怅望齐州九点烟。

河西走廊口
昨发长安驿,车行逼远荒。
两山初染白,一水激流黄。
开塞思炎漠,营边想盛唐。
时平人访古,明日到敦煌。

贺陈雪屏丈八十大寿(1981)

国手能安劫后危,十年筹策算全棋。
平生志业归青史,晚岁行藏付墨池。
天以仁心增寿考,人凭老眼望明时。
揭竿且与仙翁约,一局长生睹紫怶。


始信姻缘有宿因,十年侍座倍情亲。
楸秤早已输先着,翰墨真当愧后尘。
席上爱斟新酤酒,灯前每话旧时人。
太平他日开家宴,浮海同归醉好春。

七律四首《寿钱宾四师九十》(1985年)
博大真人世共尊,著书千卷转乾坤。
公羊实佐新朝命,司马曾招故国魂。
陆异朱同归后案,墨兼儒缓是初源。
天留一老昌吾道,十载重来献满樽。
[]第三至第六句分别写钱穆的下列四部著作:《刘向、歆父子年谱》,《国史大纲》,《朱子新学案》和《先秦诸子系年》。

其二(陈远按:余先生曾书此诗赐予,时刻铭感于心)
浪卷云奔不计年,麻姑三见海成田。
左言已乱西来意,上座争参杜撰禅。
九点齐烟新浩劫,二分禹域旧因缘。
辟杨距墨平生志,老手摩挲待补天。

其三
挟策寻幽事略同,先生杖履遍西东。
岂贪丘壑成奇赏。为访关河仰古风。
白鹿洞前流泽远,苍龙岭上叹途穷。
儒门亦有延年术,只在山程水驿中。
[](下同):苍龙岭乃华山绝险处,韩昌黎诗“华山穷绝径”,殆即指其地。《国史补》遂有韩公不得下山之传说。先生《师友杂忆》言及白鹿洞及华山韩公故事。

其四
海滨回首隔前尘,尤记风吹水上鳞。
避地难求三户楚,占天曾说十年秦。
河间格义心如故③,伏壁藏经世已新。
愧负当时传法意,唯余短发报长春。
[]《法言》:“史以天占天,圣人以人占天。”
河间竺法雅首创格义之学。

失题二首 丁卯二月(1987年)署名“观于海者”。
其一
胜水残山一线悬,三年看画世情迁。
草间早绝鸣虫响,海外新传化鹤旋。
有国竟成龙战野,无家空话鸟巢禅。
从来兴庆争朝夕,谁解庄生论小年。

其二
骤雨狂风九域阴,紫薇移座帝星沉。
生哀霸业终孤岛,死忍寒鸦失故林。
青骨成神留塚浅,白蛇出塔报冤深。
蓬莱日日催絃管,奏向人间是怨音。

1987年刊于《明报月刊》上署名“观于海者”七律两首
追念钱穆先生 (1995年)
华胥一梦百年身,归骨难招故国魂。
学史应时知进退,知人论世应浮沉。
他山乐土无非客,是处侨居不忍心。
遥望五湖枫叶落,康桥依旧漾波痕。

读陈寅恪先生《寒柳堂集》感赋二律 (1997年)

又谱玄恭万古愁,隔帘寒柳报残秋。
哀时早感浮江木,失计终迷泛海舟。
岭外新篇花满纸,江东旧义雪盈头。
谁叫更厉红羊劫,绝命犹闻叹死囚。
[]原注(下同):韩昌黎《宋李翱》:“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如。”
先生辛丑七月答吴雨僧诗:“著书唯胜颂红妆”。并自注云:“近八年来草论再生缘及钱柳因缘释证等文凡数十万言。”
《世说新语》支愍度事先生诗文中屡用之,盖自誓不树新义以负如来也。此用先生《辛卯送朱少滨退休诗》原句。
旧传丙午丁未为厄会,必有事变,谓之红羊劫。1966年恰值丙午之岁也。
先生卒前不久被迫作“口头交待”,有“我现在譬如在死囚牢”之语。


看尽兴亡目失明,残诗和泪写孤贞,
才兼文史名难隐,智澈人天劫早成;
吃菜事魔伤后死,食毛践土记前生,
逄蒙射羿何须怨,祸世从来是党争。
[]先生己酉预挽夫人联有“废残难豹隐”句。
“吃菜事魔”乃宋人斥摩尼教语。先生有诗“老去应逃后死羞”。
“食毛践土”乃清廷公文中常语。先生曾戏言:“生为帝国之民,死作公产之鬼”。
先生壬辰《吕步舒》诗,有感而作,闻先生生前死后受门弟子之害最甚。

浣溪沙 赠张允和
绝艺惊才冠一时,早从烂漫證前知,便携歌舞到天涯。  闲写兰亭消永昼,偶裁凤纸寄相思,任他镜里鬓添丝。




欢迎光临 雁塔之声 诗刊网络版 (http://www.yantazhisheng.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