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8
- 帖子
- 26651
- 精华
- 0
- 积分
- 84
- 威望
- 84 点
- 金钱
- 0 枚
- 魅力
- 0 值
- 鲜花
- 20 朵
- 鸡蛋
- 0 个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14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16
- 最后登录
- 2022-11-29
|
2#
发表于 2020-8-11 22:2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个替他人担忧的家伙,那天晚上,好好看书,突然泪流满面。
充和年轻时,才满天下,自然仰慕的人不少。曾经有人提过某某暗恋她,她一语带过:根本没有的事,哪里谈起?
张充和和傅汉思携手一生,佳话千年,自是不必讨论。读充和的书与画,看到她题的陶光诗,我的那颗心,一下子被腾空了。无以言说的空。
张充和和陶光是同时代的人。30年代她在北京读书,陶光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因为都喜欢昆曲,成为曲友。张充和在昆曲和书法方面造诣都很深,陶光喜欢昆曲喜欢书法,陶对张很是仰慕,彼此引为知音。
但是后来充和远嫁美国,陶光迁台。曾经在一个大学里教书,后来遭到解聘,又和夫人离异。贫病忧愤,最后饿死,倒在小桥上。正值四十壮年。
这些情况,当时张充和并不知道,陶光只是托人把自己的诗集《独往集》托付给张充和。一个写作的人,大抵是把自己写的东西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把自己的作品托付,这其实很能说明陶对旧时友人的思念和信任。
张充和接过诗稿时,未必就知道有这么重的情意在里面,十年后辗转听得陶的遭遇,自是百感交集,再题诗在陶的诗集上。
录其一吧:
工字荷厅忆旧踪,笙箫一霎谷音空。
甘从岁月分虫蠧,未许贪生逐麦丛。
容易吞声成独往,最难歌哭与人同。
吟诗不熟三秋谷,冻馁谁教途路穷。
当年徐志摩飞机失事,我记得一个细节。林徽因赶到出事地点,捡了一片飞机残骸,放在卧室里,很多年。
张充和始终没有回应过陶光的仰慕。林也一路逃离徐的一往情深。只是,做一个异性知己,只添香,不添乱,这是一种境界。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个伴侣,一个携手婚姻的人。那对于喜欢自己的人,虽然和自己没有太大关联,也不便请进生命,但是至少,你要好好地活着。
只可惜,陶光那样的一个人,找了一个女戏子,然后颠沛流离,40丧生。再看题诗:
堤畔酣歌日几回,辛夷花发不重来。
垂丝乍拂明湖月,弓影频惊碧玉杯。
致命狷狂终不悔,与生哀怨未全埋。
檐冰炉火从令歇,莫遣沉忧到夜台。
再忆当年陶光湖畔放歌,说起他和女艺人结婚,往云南大学教员宿舍,遭人反对的旧事。
与往事干杯!纵使只是和你平行也不相交,也还是愿意你在自己的世界里各各安好。而不是,这样的英年早逝。
千重无奈,俱化为诗词。
万般不舍,连流泪都太奢侈。
…………
这是充和的手卷。拍卖行的。偷来的。
这是我手机翻拍的。不专业,但清晰。
工字荷厅忆旧踪,笙箫一霎谷音空。
甘从岁月分虫蠧,未许贪生逐麦丛。
容易吞声成独往,最难歌哭与人同。
吟诗不熟三秋谷,冻馁谁教途路穷。
堤畔酣歌日几回,辛夷花发不重来。
垂丝乍拂明湖月,弓影频惊碧玉杯。
致命狷狂终不悔,与生哀怨未全埋。
檐冰炉火从令歇,莫遣沉忧到夜台。 |
|